诡秘录 - 探索灵异事件,解密奇闻异事

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,还与两位历史人物有关,其中一位是孝女

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端午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,如恶日说、浴兰节说、夏至说、祭祀龙图腾说,祭祀先祖说,纪念历史人物说等等,纪念历史人物说中又有好几种说法,端午的起源说法太多,不过,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。

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,还与两位历史人物有关

屈原,名平,字原,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,曾任左徒、三闾大夫,他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,主张在内举贤任能,修明法度,对外力主联齐抗秦,却遭到贵族排挤毁谤,遭谗去职,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。在流放途中,屈原仍然不忘国家,写下了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。

公元前278年,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,屈原悲愤交加,在农历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而死,以身殉国。
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,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;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

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慢慢发展成粽子。后来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慢慢的就成了端午节。

其实,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,还有两位历史人物与端午节有关,一个是伍子胥,另一个是曹娥。纪念伍子胥主要在江浙一带,当地每年端午都有迎伍神的活动,伍神即伍子胥;曹娥是东汉孝女,她为寻父投江而死。

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大臣,他本是楚国人,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都是楚国官员,后因遭受谗言,被楚平王杀害,伍子胥逃到了吴国,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。公元前506年,伍子胥带领吴兵攻入楚都,当时楚平王已死,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,掘其墓,鞭其尸三百下,吴国因此成为诸侯一霸。

吴王阖庐死后,其子夫差继位,吴国打败越国,越王勾践请和,夫差许之。子胥劝谏吴王夫差杀掉越王勾践,彻底消灭越国,但夫差不听,吴国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,谗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宝剑,让其自杀。

伍子胥本为忠良,视死如归,在死前对邻舍人说,“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,悬挂在东门上,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”,便自刎而死,夫差闻言大怒,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,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,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。

曹娥是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,她的父亲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的祭祀活动中,不小心掉入于舜江中溺死了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寻找父亲的尸体,并在十七天后的五月二十二日投江自尽,五日后,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。

后人为纪念曹娥,把舜江改为曹娥江,曹娥所在的村镇被更名为曹娥镇。元嘉元年,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,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,刻石立碑,以彰孝烈,她的事迹被记载在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。

自宋代以来多位帝王都曾对曹娥大事褒扬,宋哲宗为其建造了高大辉煌的曹娥正殿,宋徽宗和宋理宗均对其进行敕封,到了元朝忽必烈又加封其昭顺夫人,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人赴庙祭奠,清朝嘉庆帝和同治帝也对其进行了敕封,同治帝并赐“福被曹江”匾额。

微信公众号:诡秘人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灵异事件!
12000人已关注
分享到:
赞() 打赏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